安徽亳州探索体校建设与传统学校结合模式 体教“融”出发展新思路

发布时间:2021-06-22 16:50 阅读次数: 作者:黄荣静 来源:中国体育报

日前,安徽省青少年体育工作现场会在亳州市召开,来自全省各地的130多名体育工作者交流研讨青少年体育工作经验,推广亳州市体教融合发展经验做法。亳州市改变办校思维,跳出体校办好体校,充分利用社会力量、社会资源办优体校等经验值得借鉴。

亳州市体教融合发展的创新举措,开创了全省体校建设与传统学校相结合的新模式。安徽省青少年体育处处长刘弢介绍:“亳州市体校是一个全新的融合模式,学校建设、体育场馆让人耳目一新,体育项目特色鲜明,教学模式优势互补,这种模式能够促进市级体校快速、全面地发展起来,极大丰富竞技体育项目。如果复制到县区,能够快速突破县区体校在机构、场地、教练、日常教学管理等方面的限制。”

“体教联姻”选名师

室外体育场人头攒动,室内体育馆挥汗如雨,呐喊声与训练节拍声交织……走进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处处可见勤奋训练的场景,这种场景在2020年以前的亳州是完全看不到的。

亳州市体校的成立史,也是弥补当地体校建设的空白史。2000年地级市成立以来,亳州市一直备受“无体校、无场馆、无教练员”“三无”困扰。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独辟蹊径,推动“体教联姻”发展,组建体教融合发展大家庭,发挥出“1+1>2”的酵母效应,体校建设的鼓点越敲越紧,最终于2021年2月体校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

尤其在教练员聘用上,亳州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局长张秀忠介绍,由于亳州市体校没有教练员编制,为保障正常开展青少年体育训练工作,市文化旅游体育局与市人社局、市财政局充分沟通后,公开向社会采购市体校运动项目和训练服务,项目一招三年,要求中标单位提供组建含14名专业教练员的教练组,为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学员的体能训练、专业教学、培训、优秀运动人才选拔、各种赛事参与等提供服务。

亳州市文化旅游体育局青少科科长李保明介绍:“教练员团队采用‘能者上,庸者下’方式进行上岗,破除了教练员‘铁饭碗’思想,提升了一线教练员带队激情,这种购买服务的方式在全省尚属首次。”为进一步激励教练员带队热情,亳州市先后出台了《亳州市有突出贡献的运动员和教练员奖励暂行办法》《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运动员、教练员生活补贴及服装补助暂行管理办法》等文件。很快一支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团队到岗到位,其中有激光射击、武术套路等六个项目的全国冠军,亳州市体校开设了击剑、激光射击、体操、手球、武术套路、田径、拳击、游泳、跆拳道等9个体育运动项目,由教练组制定了长期训练目标和近期训练计划,开启了亳州竞技体育工作新征程。

“亳州市体育运动学校首届招生开始啦!学费全免,名额有限,快来报名!”今年2月,一条亳州市体校招生的微信链接在朋友圈热传,咨询了解的学生及学生家长众多。招生公告信息一经发布,短短两周内就有2636名学生报名,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306名学员,亳州市体校初具规模。

“心心相融”育名校

选拔出来的优秀学员如何培养?亳州市体校副校长张龙龙介绍,为使亳州市体校与当地三十一中、第一小学强强融合、共同发展,亳州市政府召开专题调度会,形成纪要。

本着“共建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将体校文化课教学纳入三十一中、第一小学九年制义务教育序列,签订联合办学协议,互相选派人员挂任副校长,共同推动文化、体育教学工作,体校学生九年义务教育由两所学校承担,体育项目专业训练、参赛由市体校承担,明确了双方权利和义务;市体校牵头与三十一中、第一小学制定了校园安全管理、场地器材使用等相关工作管理制度,确保了校园安全。学期期间,市体校场馆及体育器材设备向三十一中、第一小学免费开放使用,丰富学校体育课程内容,三十一中、第一小学田径场向市体校免费开放使用;寒暑假期间,赛前集训时学校宿舍、田径场地由市体校用于训练。实现场地、器材、教育教学、业余训练等资源共建共享、优势互促互补。现阶段,亳州市体校与三十一中、第一小学在场地使用、激光射击、击剑等特色课程体验上优势互补、互进相促。

三十一中挂职亳州市体校副校长李影说,合作后,亳州市体校特色体育场地、多样的运动器材,专业的体育项目教练为体教融合提供了重要载体,三十一中依托这一载体,积极创建体育特色学校,三十一中附属幼儿园成功创建了国家级手球特色学校。

第一小学挂职亳州市体校副校长修峰说,体教融合不仅丰富了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也拓展了学生们的视野,学生参与了亳州市体校的运动训练以后,不仅增强了体质,磨练了意志,而且提高了孩子们抗挫折的心理素质。

联动共育“特长生”

体教融合不仅推动了体育技能进步,而且促进了德技相长、齐头并进。

李影展示了该校参加训练的学生期中考试成绩单,80多名学生三分之二以上这次期中考试成绩相较于月考成绩明显进步。“这些学生最大的进步不是学习成绩,而是养成了良好的学习及训练习惯。”与此同时,亳州市体校也积极探索教学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员在校学习情况,成绩退步者谈话提醒,连续成绩退步的暂停训练,文化课成绩提高后再恢复训练。这一做法打消了家长和学校对学生参与市体校专业训练可能影响文化课成绩的顾虑。

体教融合模式一经产生,便呈现出强劲的生命力。亳州市政府副市长曹振萍说:“亳州这种体校与优质中学、小学‘共建共享、资源互补、互利互惠’深度融合的办学模式,生动回答了‘新型体校是什么样’的问题,这种‘体教融合’模式一经产生就像一个样板,将极大地实现体育锻炼和文化教育的协调发展,对我市今后县区体校的发展也将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据了解,截至目前亳州市已有122所学校获评全国足球、篮球、排球、象棋等体育特色学校,建有业余体校4所、传统项目学校12所、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7所,连续4年获得“安徽省优秀体育后备人才输送奖”。下一步,亳州市将深度开发“体校融合”资源,在全市范围内选取特色学校,建立起“一条龙”对口升学体系,由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组成对口升学单位,让体育特长生培育机制更加完善。